前言

跑鞋領域素有「四大」之稱:Asics 、Saucony、New Balance、Brooks,四家運動品牌憑藉過硬的技術及優秀的產品深受跑者認可,也因此獲得了「四大跑鞋」的美譽。

推薦理由

如今,儘管「四大」的名號已成為過去式,但是四家品牌在跑鞋領域依舊深受跑友們的認可。本期,繼之前為跑友們帶來New Balance、Saucony跑鞋矩陣之後,我們一起來聊聊老牌日系運動品牌勁旅ASICS,來看屬於你的ASICS跑鞋該怎麼選。

ASICS跑鞋怎麼選

ASICS跑鞋介紹

亞瑟士跑鞋是四大跑鞋品牌之一,被國人稱為跑鞋之王,在國內擁有很高的知名度,跑鞋性能特別出色,而且有非常完整的跑鞋矩陣,從入門到頂級,從緩震到支撐,從慢跑到競速,不同需求的跑者都能選到適合自己的亞瑟士跑鞋。

ASICS跑鞋怎麼選

▌碳板競速型

▲Metaspeed Sky

中底高差:5mm

跑鞋重量(US 9碼):199g

ASICS在2021年推出的碳板競速跑鞋,鞋款採用ASICS最新研發的中底泡棉FF Blast Turbo,是ASICS目前重量最輕,彈性最強的中底泡棉。

MetaSpeed Sky針對步幅跑者而設計,更翹的前掌弧度和更小的中底坡差能最大化步幅跑者的優勢,幫助其更快一步。作為亞瑟士 慢跑鞋今年的力作,MetaSpeed Sky是今年少數幾款能比肩Nike Vaporfly NEXT%的作品。

鞋面和外底方面,MetaSpeed Sky採用工程網布鞋面和GRIP輕量橡膠大底。

鞋款數據方面,根據ASICS實驗所得,步幅跑者穿著MetaSpeed Sky完成全馬可以比之ASICS MetaRacer可節省350步約3%的能量消耗。

▲Metaspeed Edge

中底高差:8mm

跑鞋重量(US 9碼):188g

與MetaSpeed Sky同期發售的作品,配置上與MetaSpeed Sky類似,不過不同於MetaSpeed Sky針對的是步幅跑者,MetaSpeed Edge針對的則是另一類步頻流的跑者。

鞋款採用較為平緩的鞋頭翹度和更大的中底坡差以及更薄的中底泡棉來幫助步頻跑者擴大其優勢,帶來更為經濟流暢的跑步體驗。

鞋款數據方面,據實驗測得的數據,與MetaRacer相比,步頻跑者穿著MetaSpeed Edge完成全馬可以節省750步約2.6%的能量消耗。

▲Magic Speed

中底高差:5mm

跑鞋重量(US 9碼):232g

算是與MetaSpeed同期發售的鞋款,不過相較稀少的報道讓這款鞋沒什麼知名度。鞋款採用FF Blast泡棉搭配半掌碳板,主要定位是競速訓練鞋。

與Magic Speed定位類似的鞋還有李寧的飛電Challenger、特步260競速訓練鞋、斯凱奇的Speed 6以及Saucony Endorphin Speed,半掌碳板/尼龍板跑鞋的優勢是對跑者相較友好以及能保有碳板跑鞋一定的性能。

▲Meta Racer

中底高差:9mm

跑鞋重量(US 9碼):190g

ASICS在去年推出的碳板競速跑鞋,也是ASICS的首款碳板競速跑鞋,鞋款採用FlyteFoam泡棉,內置半掌碳板,主要集中在中底前掌部位。

腳感方面,MetaRacer稍偏硬彈,對跑者的腳力有一定要求。相比於其他家首發的碳板跑鞋,是得益於新材料的研發而將重量控制在200g以下, MetaRacer憑藉的,則是較輕薄的中底(前掌15mm,後掌24mm)以及ASICS老道的製鞋工藝,將鞋款的重量壓縮在200g以內。

▌日常訓練型

▲Tarther Zeal虎走系列

中底高差:10mm

跑鞋重量(US 9碼):158g

ASICS著名的薄底競速鞋虎走,是碳板跑鞋誕生之前ASICS 慢跑鞋旗下最受歡迎的競速鞋款,如今也是不少薄底愛好者的心頭好,因為碳板競速跑鞋熱度正高,我們將其列為訓練鞋款。

虎走鞋面是傳統的網布+皮革縫線支撐條,中底是FlyteFoam泡棉,中足到前掌有Propulsion Trusstic彈性片。外底方面,虎走前掌被抓地極其紮實的顆粒底完全覆蓋,抓地力喜人。

▲MetaRide

中底高差:0mm

跑鞋重量(US 9碼):306g

ASICS在2019年推出的鞋款,鞋款定位競速訓練鞋,搭載了ASICS旗下六大科技:FlyteFoam泡棉、FlyteFoam Propel泡棉、GuideSole科技、3D Guidance Line、Grip Sole以及MetaClutch科技。

產品最大的亮點來自中底滾動設計所帶來的在跑步落地蹬伸階段對跑者跑步效率的提升,不過與亮點相對應的是鞋款相對高昂的售價,首發價1890元,也創造了ASICS當時的新高。

MetaRide腳感偏硬,雖然京東描述中有緩震透氣運動鞋的字樣,但就真實腳感而言更適合進階跑者日常訓練或長距離訓練穿著。

▲GlideRide 2

中底高差:5mm

跑鞋重量(US 9碼):285g

繼MetaRide之後,ASICS推出的第二款Ride家族系列跑鞋,鞋款搭載GuideSole動能弧科技,秉承著「賦能向前」這一核心主張,旨在為每一位跑者創造更輕鬆省力的奔跑體驗,助力他們跑的更遠、更穩。

配置上,GlideRide採用GEL 減震膠、FlyteFoam中底、Guidance Line中足引導線、GuideSole動能弧科技;性能上,GlideRide可以看作是MetaRide的減配版。

▲RoadBlast

中底高差:10mm

跑鞋重量(US 9碼):247g

RoadBlast是ASICS Blast家族的入門級慢跑鞋,鞋款採用針織鞋面,提供良好的透氣性和舒適性。中底FF Blast泡棉,輕量回彈。

此外,內嵌式大底結構,帶來運動時更多的舒適性和靈活性,幫助跑者獲得良好的落地體驗。

▌緩震保護型

Nimbus 23

中底高差:10mm

跑鞋重量(US 9碼):309g

ASICS歷史悠久的高緩震性跑鞋,鞋款的設計初衷就是旨在通過用料的堆疊帶來柔軟舒適的腳感。

配置方面,Nimbus 23鞋面採用厚實的工程網布面料,中底上層採用FlyteFoam泡棉,下層FlyteFoam Propel泡棉,內置Trusstic穩定片,外底採用AHAR耐磨橡膠覆蓋。

▲Cumulus 23

中底高差:10mm

跑鞋重量(US 9碼):270g

可以理解為Nimbus 23的減配版,鞋款的設計依舊主打高緩震性能,不過沒有那麼極致。

配置上,Cumulus 23採用全掌FlyteFoam泡棉,在前後掌部位搭配Gel緩震膠提供額外的緩衝保護。外底方面,Cumulus 23採用AHAR耐磨橡膠外底。

▲NovaBlast 2

中底高差:8mm

跑鞋重量(US 9碼):275g

繼去年推出首款搭載FF Blast中底科技的跑鞋NovaBlast後,ASICS在今年推出了NovaBlast的第二代產品。鞋款同樣採用單絲纖維網布鞋面、內嵌大底結構,中底FF Blast泡棉加外底AHAR PLUS橡膠。

NovaBlast以輕盈Q彈的趣味感為主打特色,倡導「律動趣跑」的運動理念,用來日常健身慢跑或者跑馬拉松,NovaBlast都能輕鬆駕馭。

▌穩定支撐型

▲Kayano 系列

中底高差:10mm

跑鞋重量(US 9碼):309g

ASICS旗下最為跑者熟知的系列,也是ASICS的頂級支撐系慢跑鞋,鞋款採用全掌FF Blast泡棉搭配Gel緩震膠,Dou Max雙密度中底,足中部搭載Trusstic穩定片,提供穩定支撐功能。

鞋面和外底方面,Kayano 28採用雙層工程網布鞋面,AHAR耐磨外底。

▲GT-1000/2000 系列

中底高差:8/10mm

跑鞋重量(US 9碼):275/280g

ASICS旗下旗下的次頂級支撐跑鞋GT-2000和GT-1000。GT-2000可以理解為Kayano系列的減配版,GT-1000則可以理解為GT-2000的減配版。

鞋款配置上,GT-2000中底採用FlyteFoam PROPEL中底科技,輕量緩震,前後內置了GEL緩震膠,帶來良好的緩震回彈性能,足弓處搭載LITETRUSS穩定科技,提供必要的穩定支撐效果。

GT-1000中底採用FlyteFoam中底材質,Duo Max雙密度防傾斜裝置,內嵌 Trusstic中足穩定片。後跟部位,GT-1000還搭載了穩定裝置,可有效防止足部外翻,提升穩定支撐性能。

▲Gel-Exalt 系列

中底高差:10mm

跑鞋重量(US 9碼):286g

美國足病協會(American Pod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認證過的專業支撐跑鞋,使用SPEVA+DUOMAX中底,後跟鋪設有GEL緩震膠,內嵌Trusstic中足穩定片。

▲MetaRun 系列

中底高差:10mm

跑鞋重量(US 9碼):309g

ASICS旗下的高端支撐系跑鞋,鞋款採用FlyteFoam複合中底材料搭配Duo Max雙密度防傾斜裝置提供跑步所需的支撐穩定。後跟部位,MetaRun採用Meta Clutch穩定片搭配Gel緩震膠。

跑鞋選購要點


除了介紹選擇跑鞋的重點之外,本段文章也會一同介紹跑鞋的試穿訣竅,方便各位讀者做參考。

‖ 配合腳型選擇尺寸

足部的形狀除了會受到生理性別影響,也會因個人基因或運動量的多寡而有差異,因此選購鞋子不僅要注意分類為男鞋或女鞋,也要注意尺寸、鞋型等設計,以下將會簡單說明如何挑選。

‖ 腳尖與鞋尖應保留1cm 寬度以確保腳趾的活動性

首先,試穿跑鞋時請注意腳尖和鞋尖應至少保留1cm 的間隔。保留間隔的用意在於維持腳趾的活動性,以免腳趾在跑步的過程中感到壓迫或是摩擦。

鞋子尺寸太小會造成腳掌疼痛;尺寸太大則會造成腳掌無法穩定,使腳掌在鞋子中滑動造成危險;因此建議各位穿上鞋後以手指按壓鞋尖的方式確認間隔。最理想的狀態下,穿上鞋後腳尖與腳跟都有安定感,同時腳趾又能與未穿鞋時一樣自然舒展。

‖ 以鞋底的突出程度判斷足幅的寬度

根據阿瘦皮鞋於2017年所公布的足型調查結果,台灣男性的足圍尺寸集中於 E楦,女性則為 D楦。然而許多國際品牌的女鞋標準楦寬多為 B楦,因此不論男鞋女鞋,購買時必須留意鞋子的楦寬是否適合自己的足圍。

然而,許多販售鞋子的網站都是以寬度、或是平均尺寸標示,鮮少見到賣家或是廠商提供足圍資訊。所以在挑選時建議以俯瞰的角度觀察整個鞋背,如果能稍微看到凸出的鞋底構造,表示該跑鞋屬於寬楦鞋。反之,若完全看不到鞋底,則偏向窄楦鞋。

‖ 鞋尖上翹度決定跑鞋推進力

跑步最有效率的方式,便是以足部中段著地,而後以腳尖踢向地面產生推進力。因此許多跑鞋都會利用鞋尖上翹的設計,讓腳尖往前踏步的姿勢更加自然流暢。如此設計不僅能減少長時間奔跑的疲勞感,未習慣長時間跑步的人也會感到步伐更輕盈。

‖ 選擇反發力、避震性適中的鞋款以保護關節

攸關跑鞋舒適度的另一項重點,在於鞋跟的設計。當足部著地時,腿腳的關節需要承受體重三倍的負荷。尤其是剛開始跑步的人更需挑選避震力(緩衝力)、反發性、鞋跟厚度都高的款式。厚底與高反發、高避震的效果能減輕關節的負擔,同時增強地面傳回足部的反作用力,讓人在奔跑時感覺更加輕盈。

不過較厚的鞋底也容易讓腳部的靈活度降低,因此若已經有長期慢跑的經驗、或是在健身房等地面平整的場所,可以考慮換成較薄的鞋墊,進一步提升腳步的輕盈度。

‖ 注意鞋底、鞋領等攸關安定性的部位

若想慢慢提升跑步的時間以及慢跑的距離,選擇安定性足夠的鞋體才能減少受傷的機率。以下會說明如何從鞋底、鞋領的硬度等面向,找出安定性較高的款式。

‖ 鞋尖與外底較硬者有助減輕足部負擔

若有機會拿到實體鞋,建議大家可用雙手從鞋尖與外底處按壓(如上圖)。若是按壓後鞋子也沒有明顯變形,表示這款跑鞋硬度適中,具有較強的扭轉力與剛性,奔跑時能夠流暢地轉換重心。

反之,若是鞋子易經外力擠壓就變形,表示鞋身無法幫忙腳步分散扭轉的力量,足底筋膜需承擔奔跑時的所有負荷,長時間跑步時將特別容易感到疲勞。紮實的每一步是建立跑步節奏的基礎,因此選擇能將足部肌肉偏移程度降至最低的鞋款,便可提升跑步的效率。

略帶硬度的鞋跟可增加腳踝安定性

所謂的鞋跟,是指環繞腳踝周圍的圓筒狀構造。測試新鞋時可以手指按壓鞋跟的測試硬度,按壓後沒有明顯變形的鞋跟,可不受重心偏移影響,持續提供良好的服貼度與支撐力。而鞋跟的設置又可分為鞋外型與鞋內型,建議跑步新手選擇包覆效果較好的鞋內型。

‖ 鞋底的橫幅決定著地時的穩定度

鞋尖與鞋跟的鞋底橫幅較為寬大的跑鞋,能於腳掌著地時提供更好的左有平衡。相反的,若是腳尖、腳跟處的鞋底橫幅較窄,腳掌落地時較難及時穩定重心,建議初學者避開這類鞋款。

最後結語

ASICS在跑鞋領域無疑具備深厚的儲備,不同能力水平的跑者在ASICS都能找到與自己相適應和匹配的鞋款,但鞋款多了在選擇上難免出現困擾,希望我們對ASICS旗下的主流鞋款的介紹可以給到跑友幫助。想要了解更多關於ASICS系列單品,請點選+訂閱+關注ASICS官網台灣線上購物站!

添加小編LINE隨時獲取相關資訊與優惠活動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萱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